运动-休闲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ydxxdzty@163.com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编辑出版:《运动-休闲》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085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289/G8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ydxxdzty@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ydxxdzty@163.com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运动-休闲》杂志社

网址: 《运动-休闲》杂志社

回顾与展望:中小学教师管理40年

时间:2019/3/13 13:58:30  点击:1075


       

内容摘要:未来,我国要全面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优化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教师管理;教师资格认定;教师编制管理;教师聘任;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教师教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赵德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内容提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1978年以来,我国在教师资格认定、编制管理、教师聘任、教师工资与教师教育等诸方面,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了大量探索,为甄选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等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未来,我国要全面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优化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关 键 词:改革开放40周年 教师管理 教师资格认定 教师编制管理 教师聘任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 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11-0012-05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战略,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的重要任务。1978年以来,我国不仅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颁布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文件,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与引领,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与经验,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重新回顾中小学教师管理改革历程,展望未来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资格认定:严格教师准入条件,甄选优秀人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的分类、条件、考试与认定等作出规定;2000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则对教师资格认定与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和实施提出了具体指导性要求,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应该说,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教师资源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现有教师资格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偏低。1994年起实施的《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相应学历,其中小学教师要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高中教师要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随着高校扩招及中等师范学校的停办,这种学历要求持续至今,目前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其次,教育实习未被考虑。1995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体检结果及思想品德表现证明即可,没有对教育实习提出要求。

  再次,教育教学能力面试效度亟待提升。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提出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教师资格认定正式走向规范化,但“国考”实践中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特别是教育教学能力面试。申请者在面试中一般要经历抽题、备课、回答规定问题、试讲、说课与答辩等环节,其中“试讲”要求申请者基于所抽题目和限时完成的教案,面向考官模拟上课10分钟。这种试讲与真实的课堂师生互动相差很大,且持续时间过短,难以有效考查申请者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评价的预测效度难以保证。对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加州教师资格认定实践中的表现性评价经验,[1]让申请者真实而完整地完成一个教学单元,以考查其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工作表现,甄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申请者。

  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因此,及时修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教师资格认定提供立法保障,严格教师准入条件,把好教师入口关;同时,完善教师职业资格笔试及面试办法,提高资格认定的预测效度,甄选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二、教师编制管理:加强科学统筹,保证教师数量足够、结构合理

  制定科学的编制标准和配套管理政策,合理配置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障。198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中等师范学校和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提出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参考表。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按班级核定编制数,各级各类学校的班师比从1∶1.4到1∶4.0不等。将班师比转换成生师比可以发现,从小学到高中生师比越来越小,而城乡之间差异不大,农村小学生师比略高于城市小学,但农村初中生师比略低于城镇初中。

  2001年,随着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本着精简与高效原则,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省市根据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具体生师比见表1)。这轮编制改革强调了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兼顾公平,存在城市偏向的问题。实际上,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人员居住比较分散,加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少学生选择进城读书,因此农村学校往往规模较小,班额也不大,要开齐开足各类课程,需要更多教师。按这样的生师比配备教师,致使很多农村学校陷入教师表面超编但实际师资不足的困境,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


本文由: 运动-休闲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运动-休闲杂志社编辑部

2019/3/13 13:58:30

上一篇: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困境与政策应对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懂技术和企业管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