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ydxxdzty@163.com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编辑出版:《运动-休闲》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085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289/G8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ydxxdzty@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ydxxdzty@163.com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运动-休闲》杂志社

网址: 《运动-休闲》杂志社

[文学评论]探究《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思想

时间:2021/12/24  点击:398


       

李艳华 张晓旭

摘? 要:近百年来,学者们对《文心雕龙》的研究越来越细化,目前可查的研究专著已超过350余本,发表在国家专业期刊上的文献以超过6篇。学者们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系统学科——龙学。这在对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是屈指可数的。这一现象揭示出学者们对《文心雕龙》的共同兴趣和重视,通过各种角度去钻研和探索它,并留下了许多学术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并不是所有研究者专治龙血,而是有很多其他领域学者凭借对《文心雕龙》的兴趣和爱好,在龙学领域留下笔墨。例如国学大师黄侃、范文澜、陆侃如等等学术大家都有龙血名著问世。这都充分地显示了《文心雕龙》的独特魅力。作为魏晋南北朝士气文论和美学的“元典”,文心雕龙包含了丰富的文学美学思想,它与中国其他古代文论著作有显著区别。其作者刘勰除了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会贯通外,同时也使用了自己的一些文艺思想。因此要高清《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思想根源,首先要搞清其思想体系。其次要搞清《文心雕龙》的文学观,了解刘勰的文论话语体系。再次要对《文心雕龙》的艺术风格和文学创新风格进行研究,了解刘勰的文论和美学话语风貌。最后要搞清《文心雕龙》中声律、比兴等艺术形式之美。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美学观;思想体系;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李艳华(1980.1-),女,汉族,山东平邑人,硕士,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讲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张晓旭(1982.2-),女,汉族,河北雄县人,本科学历,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新闻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02

基于《文心雕龙》本身所蕴含丰富的文学美学思想,使得后代以来的文化名人志士对其的文学美学思想研究成为了一种历史选择。《文心雕龙》包含了所有书面文字的东西,是著名的文章著作和咋文学著作,甚至是文化学著作。刘勰将所有的文体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范围,并诞生的文学观、美学观用当前的视角来看,其研究观念并不纯粹,当然我们需要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来的眼光去研究这一著作,用现代文学的标准来衡量其问题、文学体裁,这种态度肯定不可取。因此在研究刘勰和其笔下的“论文叙笔”,首先要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观念进行考察。此外,对《文心雕龙》美学研究不能因为赶时髦、随大流,更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真正地去发现《文心雕龙》本身的美学意蕴。众多学者们自发对《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进行研究成为历史必然的选择,不仅仅是前《文心雕龙》本身蕴含的丰富美学思想,更因其严密且完整的美学体系形成,导致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后代文人窥探先贤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

一、《周易》对《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的影响

《文心雕龙》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和美学的“元典”,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学美学思想,加上其蕴含的儒道玄佛各家的思想精义。正是其在中国文论史上对先贤作品的深入研究,并加以吸收和借鉴,并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历史长河中璀璨无比、长久不衰。这种文艺理论体系的产生,除了刘勰本身对艺术规律有更精妙的理解,还因为其自身对文艺理论、哲学思想有更深的认知和思考。

先秦使其的《周易》和《荀子》是对刘勰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可以说是《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本。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前者是古代的占筮之术,后者是对《易经》的注解。因此,对刘勰的《文心雕龙》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作品当属《易传》,当然,也不能说《易经》对《文心雕龙》没有联系,毕竟《易传》是对《易经》的注解,《易经》间接的影响《文心雕龙》是没有错的。易传所构建的天、地、人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影响刘勰世界观的关键。尤其是《易传》中笔墨最多的是大千世界本身,而不是世界的本体,它是想探寻人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中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自然之道。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日月丽乎,百谷草木丽乎。天地撼而万物化生。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天地节而四时成。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难,坤道成女。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传》中所叙述的均势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探索和概括。这种详尽的描述,看起来简略,但是确实千古来最永恒的法则,极具魅力。这就是《易传》所传递出来的思维特点。

《易传》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文心雕龙》的开篇中看出:“文之为德也,大矣!”就是对当时时代环境中繁荣的文学现象的肯定,并对文章的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刘勰秉承的观念是:天有天之文,地有地之文,人也有人之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是自然之道。表明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和自然规律一样,属于客观规律。

除此之外,还有《荀子》魏晋时期的玄学、佛学,均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刘勰文论的话语体系和创新风格

(一)话语体系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文心雕龙》是语言艺术的集大成制作,他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刘勰认为:万趣会文,不离情辞;绘事图色,文辞尽情。刘勰总结文章离不开“情”和“辞”;绘画离不开色彩和布局。在文学艺术发展的早期,绘画和音乐首先是突出色彩没和声音美而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而文章的出现,则是更加注重文人们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与绘画相比,文章是人情感的载体,从现在人们的观念来看,音乐、绘画等等都是“情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在文学艺术发展的早期,绘画和音乐知识因为色彩和声线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所表达的情感并不突出。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充分理解刘勰的对文章的理解了。

刘勰曾在《序志》中对创作部分进行了说明,对文辞尽情进行了概括,认为人们内心产生的思想感情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由于人们先天的才气和旗帜,所处的环境熏陶有差异,这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文章,但是终归是不同感情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差异而已。刘勰认为稳重所表现出来的感化作用、所蕴含的风骨,是作战对其思想感情的一种规定和要求,实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识作者思想感情和气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文辞与风格想统一。

(二)《文心雕龙》的创新风格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文学发展经历了由质而文的过程。不论是建安文学中的雅好慷慨所形成的汉魏风骨,还是后期晋世群才,所产生华美靡丽之风下的精雕细琢。

西晋文人葛洪的观念认为,文章由“醇素”走向“雕饰”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不能停留在今山不如古山高,今人不如古贤的论调。此外,与刘勰同一时期的裴子野也对当时崇尚的雕饰文风进行了批判。

而刘勰的观念则是提出对文学的继承和革新,认为需要通和变。因此,其在《通变》一篇中详细的常熟了文学的继承和革新问题。他认为,变是通的前提,通是变的结果。这一理论与现代文艺理论的继承与革新具有相通之初。刘勰指出,文学的创作是历史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其文风、体裁等等都是时代的反应,都是作者通过笔墨来表达情志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学不断发展。因此,要“变”,这个“变”不是单纯的变换,而是有继承、有创新,才能实现“通”。刘勰在《通变》一文中将文学的发展中历史实际和具体文学创作进行了大总结,并积极影响后世的文学发展。

三、《文心雕龙》艺术形式之美

文心雕龙的艺术形式之美,主要体现在问题、风骨、体势、声律和比兴五大方面。

(一)文体之美

刘勰的《文心雕龙》从第六篇一直到二十五篇,共计二十篇文章,被龙学界公认为问题论。文章中一共记录了三十四中文体,其中还有部分问题进行了细化剖析。可以说刘勰在收集文体上是下了极大的工夫的。虽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属于文学范畴的问题只是少数,但是刘勰所处的历史时代,没有这么深远的研究,也没有成熟的概念。这三十四种文体的剖析和论述,为后人们去窥探先贤的精神世界和文章风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用后世的文学观念来解读《文心雕龙》是极不适宜的。因此,我们需要甩掉现代思维,去赏析古代的文体的美感。以自己的美来去查阅形形色色的问题,总结文体的发展和规律,挖掘古文的美。

(二)风骨之美

刘勰的《文心雕龙》核心问题就是表明,文章的美,首先表现在文章的“风骨”上。并归入《文心雕龙》的第三篇。并以风骨为题,进行专篇论述,不仅是为了纠正当时文风中的“滥”病,是一剂良方。刘勰认为,文章的正确写作思路,首先要体现在“风骨”上。刘勰指出一个文章写作的正确方向,首先要有“风骨”,从而充分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突出作者的个性,从而连接读者的内心。

(三)体势之美

刘勰认为体势之美,是文正除风骨之外,需要具备的另一具体要求。也就是说探讨文章除了要体现出作者的风骨外,怎么样写才是美的,除了纠正当时的文风之外,他从《定势》中表明,文章对“势”的研究,推向了更高层次。文章的“势”成为继兵家、政论家、哲学家、书法家之外,将文学中所要体现的内容,明晰出来。刘勰认为每个作者都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时代熏陶各有千秋、书写手法也多种多样。因此,刘勰认为文章的“势”需要根据问题的特點顺势而为,坚持秉承自然之理。

(四)声律和比兴之美

将声律和比兴放在一提,是因为都是文章的一种表达形式。我们只要去欣赏下古代的诗词曲赋,就能了解到声律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价值。不仅是诗词曲赋讲究声韵,文学也是如此。刘勰认为人们惯性的将声律问题看成是形式美是错误的,这也是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风肯定的一个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创作中,对艺术手法做了十分全面的总结和剖析,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属“比兴”。他揭示“比”是比附的意识,是用类似的例子来说明事理。“兴”则是兴起感情,是有某种微小的事物引发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触物而生情。并对“比兴”悠久的传统进行剖析,并形成基本精神,得到了后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栾栋. 《文心雕龙》辟文学之美学思想刍议——兼论文学的“自觉”与“非自觉”[J]. 哲学研究,2004(12):63-68.

[2]李晓华. 文学批评原创理论的新收获:《〈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评介[J]. 品位经典,2019(11):9-10+102.

[3]王万洪,杨雨佳. 《文心雕龙》:“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论巅峰[J]. 语文学刊,2020,40(02):10-16.

[4]洪威雷. 《文心雕龙》研究的新收获——《〈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评价[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83-87.

[5]张辰. 刘勰《文心雕龙》与亚里斯多德《诗学》相异论[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1):72-79.

[6]王万洪. 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心雕龙》研究的新方法[J]. 临沂大学学报,2018,40(06):31-42.

[7]李云云. 先秦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7):57-61.

[8]李兆新. 莫恒全的《文心雕龙》写作学研究[J]. 写作(上旬刊),2017(05):44-48+64.


本文由: 运动-休闲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运动-休闲杂志社编辑部

2021/12/24

上一篇:[文学评论]从“诗教”到“教诗”
下一篇:[文学评论]《老残游记》与刘鹗的忧国情思